15
2022-03315專題報道|食圖安,品求質——西商重任在肩
發布日期:2022-03-15 瀏覽次數:2121
近兩年來,隨著新冠疫情的多點頻發,農批市場的食品安全問題被推入了公眾的視野——市場的環境衛生、檢驗檢疫、風險防控等問題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良好運轉。
如何在促進農產品流通的同時確保食品安全、貨源充足、物價穩定?在第40個“3.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,讓我們走進西商各地的農批市場,親身體會他們的“重任在肩”。
常態檢驗更放心
集團已良好運營的農批市場,均已設立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,配備了專業的檢測設備、檢測人員,365天不間斷開展常態化檢驗檢測。
通過線上線下對口培訓檢測人員,使他們熟練使用檢測設備;用監測數據結果分析判定市場準入;規范儀器使用和檢測結果記錄并及時對外公示上報;對所有進入市場的商品進行系統的抽樣檢測,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入檔,讓商戶與消費者看得見,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。
信息追溯更安心
農批市場人員密集,貨品來自全國各地,流動快且量大,防疫“溯源”尤其重要。依托“進場錄入系統”,在所有商品進入市場時,都會做好完善的進場信息登記,從源頭就做好信息化管理。
登記后的商品再通過檢驗檢測中心,即可完成“來源信息”的系統化管理。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追溯商品源頭,再配合西商電子結算中心及網絡化、系統化的會計結算和支付服務,為食品溯源提供了精準、完善的數據支撐,實現了食品從“田地到餐桌”的可追溯供應鏈管理。
維權宣傳更寬心
集團各地市場通過設立消費者權益宣傳專欄,開展知識宣傳活動,積極發揮社會監督作用,推進維護消費者權益工作的有效開展,通過廣播、LED顯示屏、宣傳頁等形式在客戶和市民中多方式、廣范圍地宣傳食品安全,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圍。設立市場投訴熱線電話,為消費者提供優質高效的維權服務。
針對誠信經營口碑良好的商戶,各地市場頒發了“優秀商戶”牌匾,充分發揮其示范引導作用,營造文明經營、誠信經營的濃厚氛圍,進一步美化市場環境,提升西商品牌形象。